2011/05/18 工商時報 記者謝璦竹/綜合報導
據美國財政部統計,中國3月份繼續淨減持美國國債,5個月來總計減持逾300億美元,但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美國國債持有者。與此同時,美國國債餘額16日已達到法定上限,而國會尚未通過提高上限。
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的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截至3月底止,中國仍持有1.1449兆美元美國國債,比第2高位的日本多2,370億美元。中國持有美債規模自去年6月突破1兆美元以來,至今已連續10個月穩定在1兆美元以上。期間中國持有美債規模在去年10月達到1.1753兆美元的高峰,隨後5個月則分別淨減持112億美元、40億美元、54億美元、8億美元和92億美元,合計減持304億美元。
另方面,隨著美國上周標出的720億美元新國債完成結算,美國國債16日已達到14.294兆美元的法定上限,不能再發行新債。由於共和黨杯葛,國會尚未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目前的資金只能撐到8月2日,再不發新債就會違約。
僅管如此,受到歐債危機復熾的影響,美國國債市場近期不跌反漲,反映市場預期美國國會終究會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美國也不會喪失其AAA級的頂級主權債信評級。
在美國國債的其他主要持有國中,日本和英國繼續增持,兩國3月的淨增持規模分別達176億美元和297億美元,繼續在美國國債全球持有者榜單上位居第2、第3位。
不過,中國外匯存底已超越3兆美元,而其中美債就超過1兆美元,就算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是零,但美元長期看跌的趨勢仍舊使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面臨損失的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卜若柏指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央行)去年11月開始實施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令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保值性懷疑空前高漲,導致越來越多美國國債投資者選擇有限度地向其他投資領域轉移資金。然而,美國即將在6月結束QE2,同樣使中國的美元資產陷入虧損風險,原因是Fed不再購買美債,包括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等國際機構投資人開始減持甚至作空美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