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陸首季經常帳順差 季減723億美元

2011/05/25 旺報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大陸外匯管理局昨日公布第1季國際收支統計;值得注意的是,第1季經常帳順差為298億(美元,下同),年減18%,也比去年第4季銳減723億。不過,資本和金融帳順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72億,顯示儘管經常帳順差縮窄,但資本流入壓力仍大。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雖然大陸第1季經常帳順差縮窄,但大陸仍面臨為沖銷外幣流入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進而增加通貨膨脹壓力;但透過人民幣升值抑通膨,又會吸引更多熱錢湧入。

續呈雙順差格局
據外匯局統計,大陸第1季國際收支經常帳、資本和金融帳(含淨誤差與遺漏)續呈「雙順差」格局。
第1季經常帳順差298億,年減18%。其中貨物貿易順差208億,服務貿易逆差102億,收益順差76億,經常轉移順差116億。此外,資本和金融帳順差1114億,其中直接投資淨流入426億。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首季因春節因素,經常帳順差通常會低於其他3個季度,但去年第4季經常帳順差高達1021億,去年第1季經常帳順差也為536億,今年第1季順差卻僅298億,顯示在大陸積極調整經濟結構以擴大內需、減少貿易順差的影響下,導致經常帳順差大幅縮窄;順差縮窄有助減緩資本流入壓力。
不過,大陸去年6月宣布啟動二次匯改,人民幣步上升值趨勢,吸引熱錢大舉湧入,促使去年第4季資本和金融帳順差從第3季的57億暴升至1189億,今年第1季仍有高達1114億的順差,意味資本和金融帳順差擴大,抵銷經常帳順差縮窄對抑制資本流入的效用。

熱錢流入暫不會逆轉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大陸國際收支平衡模式,正從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逐步進入個人投資階段。
另外,從大陸國際儲備統計分析,今年第1季國際儲備增加1412億,年增47%,其中外匯存底增加1380億(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高於去年第1季的479億,但比去年第4季4481億大幅下滑。
大和資本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若外匯存底持續增加,流動性氾濫,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會發行3年期央票吸收銀根,效用與調升存款準備率相當。
野村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孫馳表示,大陸熱錢流入暫時不會逆轉。是否逆轉取決於2個條件,一是全球經濟出現二次探底,二是美國經濟加速復甦。

小靈通
經常帳、資本和金融帳
經常帳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項目,記載一國與外國包括因商品、勞務、進出口以及投資所得、其他商品、勞務所得及片面移轉等因素所產生的資金流出和流入情況。資本和金融帳則記錄直接投資、長期證券投資、短期資本移動等項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