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中國時報 【洪凱音/台北報導】
根據主計處調查,台灣近十年經濟成長率平均逾四.五%,不僅基本工資「龜速」調漲,近十年來經常性薪資(不含獎金、加班費),總計只調漲約兩千元,難怪去年經濟成長高達十.八八%,民眾仍感受不到「有感復甦」。
今年四月國人經常性薪資為三萬六千六百九十三元,年增率雖然有一.二五%,但相較於九十一年三萬四千六百二十八元,等於近十年來,每月只多兩千多元,成長速度相當緩慢,跟不上物價波動速度,難怪彩券行生意特別夯,民眾希望以小博大。
這次基本工資調漲,人力銀行認為,除了外勞外,領時薪的打工族受惠最多。假設勞團版本獲勝,未來學生到速食店、加油站打工,時薪將從原本九十八元,一舉提升至一百二十八元,進而拉抬大學畢業生起薪行情。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近來就業市場薪資低落,新鮮人起薪十年沒有調整,在兩萬六千多元的區間徘徊,基本工資調升後,可喚起企業為員工全面調薪的意識。
勞委會根據勞保統計顯示,國內有高達一百七十多萬勞工,投保薪資為最低的一萬七千八百八十元,除了外勞外,還包括領時薪的打工族,或者底薪加獎金的業務員,基本工資調漲影響層面相當廣。
不過,中經院院長吳中書也擔憂,基本工資一次到位、調漲太多,恐引發後續失業率問題。他以法國政府過度保障年輕人就業為例,最後導致雇主不愛僱用年輕人,讓年輕人是失業率最高的族群。
吳中書認為,基本工資多年沒有大幅調漲,主因是近年國內失業率仍偏高、高於五%,且廠房地租、折舊率偏高,加上台灣缺乏自創品牌、專利,製造業的附加價值仍偏低。
台灣近十年來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約四.五%,平均每人GDP從九十一年的新台幣四十六萬元,今年可望突破六十萬元,顯示國人財富明顯增加,但卻集中特殊族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