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通膨問題困擾中國大陸,但看好消費力道快速成長,中國大陸今年興起「消費基金」投資熱,除了首度出現以投資消費品為主的基金,今年募集的3檔消費基金,已成立的1檔,募集金額達人民幣26億元,遠超過今年中國大陸所有基金募集均額人民幣16億元水準。
投信法人認為,新型態消費帶出投資機會,這也反應新興市場在人均所得提升下,締造出投資新貌。
富邦新興亞洲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徐翊達強調,新興亞洲股市朝氣蓬勃,新發行股票數量持續增長,也吸引更多投資資金進駐,各跨國集團早就看準新興亞洲消費實力,絡繹不絕進入亞洲建立灘頭堡。
美國知名旅行箱品牌Samsonite開啟香港奢侈品新股上市風潮後,義大利品牌Prada
2月底宣布在香港首次公開上市,根據Fidelity的報告,去年新興亞洲完成631宗IPO,這股勢力將改變亞洲地區市場型態,也將改變全球消費市場版圖。
霸菱投顧對新興市場下半年展望指出,經過2個多月的震盪,大部分利空幾乎都已反映在新興市場股價,新興市場下半年可望愈走愈穩,主要理由則包括希臘倒債危機暫時獲得解決、日本供應鏈逐漸恢復和多頭循環第3年表現通常較佳。
群益新興大消費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過去幾年投資市場鎖定高成長的新興市場為主要標的,現在投資方向有更深層的改變,從中國大陸今年基金市場狀況來看,通膨壓力居高不下,不少人把精品、奢侈品當作抗通膨「良招」,因此投資市場衍生出針對這些消費品為標的的基金。
王文宏指出,先前的財富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亞洲和拉美地區是拉動財富增長的主要地區,又以中國大陸、印度和巴西為首,高盛也預估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將從2008年的17億人成長至2030年的36億人,其中85%便來自新興市場。
王文宏認為,新興市場在高速發展下,人均所得連年成長,從所得成長趨勢來看,新興國家人均所得年複合成長率是成熟國家的5倍以上,財富差距縮小的同時,意味消費也將呈跳躍性成長。(相關新聞見C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